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是心理学上最被广泛认知的理论之一,它详细地阐述了人类心理需求的递进关系。
从最低的安全需求到自我实现,象征着人类从物质本身向更高层的精神追求探寻的特质。从建筑的
发展史上来看,马斯洛理论也同样适用。最早的建筑仅仅是人类为了遮风避雨不得不搭建的庇护所,
但随着文明的进化,现今的建筑拥有了更多意义。一个优秀的现代建筑,或许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和
价值观的表达;或许,代表了很多人对家的期待;或许,是一个建筑师的情感表达;
又或许,是一个企业对社会价值的思考。
拟物化到人性化,前进的不只是知识
罗德岛的太阳神巨像,这是一座历时12年建成的青铜巨像。这座用入侵者兵器融化后铸成的巨像,
是文明史上浓厚的一笔,是古人利用生物形态建造建筑的证据,也是现代仿生建筑的萌芽。从那时
起,人类就开始了模仿自然来创造建筑的历史。仿生的倾向在近几十年来也在不断发展,它的研究
意义既是为了建筑应用类比的方法从自然界中吸取灵感进行创新,同时也是为了与自然生态环境相
协调,保持生态平衡。自然界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从自然界中获得启发而进行有
益的创造。建筑的最终目的就是贴近人们的生活,也就是,让建筑人性化。
社会地位到社会责任,上升的不只是格局
吉萨金字塔是位于埃及吉萨地区的十座金字塔的总称,其中最大的三座金字塔是由埃及第四王朝的
三任皇帝胡夫、海夫拉和门卡乌拉修建的用作陵墓的金字塔。
这样建筑难度无法想象的金字塔显示着皇家不可逾越的威严和地位,也是保存着当时社会形态的最
值得考究的遗迹。虽然吉萨金字塔迄今仍屹立不倒,但现今的建筑早已不再是昭示显赫地位的工具
了。在距离埃及数千公里的美国代表了最高权威的白宫,在今天,也变成了每天迎接并服务游客的
旅游胜地。
享受到服务,进化的不只是追求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既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亦是世纪未解之谜之一。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拥有
着这样超前理念和人造生态技术的巨大建筑是怎样在公元前六世纪建成的。
空中花园是上古时代巴比伦人的卓越成就,带给人民无比的骄傲,来到巴比伦的旅人们经常记录下
这座伟大的奇观。空中花园是由尼布加尼撒二世国王所建,代表了工程学上的惊人表现,层层叠叠
的花园中栽种了各式各样的树、灌木、以及藤蔓。空中花园也是古人利用有限的技术来实现建筑内
环境生态系统的范例,他们用卓越的想象力和执行力向历史证明了文明的力量。
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全世界的劳动人民都在试图用自己的理解将自然融入到建筑中。中国的苏州
园林、日本的禅境花园乃至欧洲的皇家园林,都代表了人类对于美和自然的追求。